查看原文
其他

哼,我再也不想讨好你了

党委学工部 河南师范大学学生处 2021-10-11

厚德博学止于至善


“你有没有跟任何人产生过很真实的关系”

相信听到这个问题的你一定会在想

什么才叫很真实的关系?


你可以跟这个人去争吵

你可以去向他随性地表达你内心的想法

在他面前,你可以把自己最不堪的一面暴露出来

而这就是所谓的和另外一个人产生了真实的关系




没错,这个问题正是天才作家蒋方舟在一档节目上曾提到过的。如果你没有和其他人产生过上述这种关系,面对他人不敢直接表达出内心的真实想法,亦或在产生矛盾时害怕向他人发泄情绪等。这些在心理学程度上就被称之为“讨好型人格”,而用我们自己的话来讲,即讨好他人,委屈自己。



其实,在蒋方舟老师做这个演讲时,也坦然表明自己也是“讨好型”的人。当我们不太熟知“讨好型人格”时,都很难去判断自己行为是否属于“讨好型人格”,所以下面有几个简单的例子帮助大家判断。


1


蒋方舟老师当时“讨好型人格”最严重的一次是发生在异性关系里。

因为一些矛盾对方就打电话不停的谩骂,而她也一直向对方道歉,但两个多小时的道歉反而让对方觉得敷衍,挂断电话后仍旧不断地打,当最后蒋方舟看到一个个的来电显示后吓得全身发抖。但自己却不敢开口向他说“你不要再打了”或者“再这样我生气了”这种话语。

没错,即便是如此亲密的异性关系,蒋方舟老师都不敢去表达自己的真实情绪,也不敢去敞开心扉,非常害怕和对方产生冲突,使对方不高兴。

2


A在外人看起来是一个能力极强的女生,她的脸上除了笑容似乎从未流露过其它表情。对她来说所有的事情处理起来总是显得如此轻松,但没人比A更清楚自己对内心情绪的极力控制。

聚会时,餐桌上的她就连对自己的同事都是服务至微,别人眼中的她就是一个无所不能的“老好人”,但与此同时也给其他人带来了过度关心的精神困扰。聚会结束后,朋友提出开车顺路送A回家,尽管A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是一万个拍手叫好,但最后却是以一百万个“不用”来婉拒对方,属于典型的“打死都不愿接受别人的帮助”的这类人。

在工作方面,明明是上级布置的与他人合作完成的任务,A自己却总是选择独揽,其实这并不是想要邀功给谁看,而是总感觉自己会给他人带来麻烦,拖累他们。



其实,这就是所谓的“讨好型人格”。

很多人或许会产生这样的疑惑:蒋方舟从七岁开始写书,九岁开始出书,一直都是所谓别人家的孩子,从小也是接受了太多的赞美,那为什么会有讨好型的人格呢?

正如她在节目中说道:因为自己从小就生活在比她年长比她成功的人群中,所以觉得即便他们说的是错的,但还是要迎合这些大人,慢慢地,迎合也就成为了她的一种习惯。所以,人与人之间的恭敬对别人来说是一种礼仪,而对于蒋方舟自身而言已经成为了她的生存方式。



一位日本作家说过:愧疚是最大的负能量。其实身边那些外表看起来无坚不摧,任何事情都难不倒的他们,内心却承受着这个年纪不该有的压力。


但从另一方面来讲:负能量也是礼物。当我们的内心积攒了足够多的负能量时,我们总会想方设法去倾诉,去发泄,直到最后我们遵从自己的内心,去真真切切感受到什么才是真正的快乐。



如何调节“讨好型人格“?▲▲▲永远不要因为他人而改变自己

一些“讨好型人格”的人,为了换取朋友的愉悦感而去做一些违背自己内心的事情,从而掩盖住真实的自己。他们无所谓那些是否是自己真正想要的,他们的目的很简单:就是换来朋友的好情绪。

活在珍贵的人间,爱你想爱的人,做你想做的事,这才是当下最重要的事情。


时刻记得,谦卑但自信

我们要正确认识到自身的缺陷与不足,这样,我们才能保持谦卑的心态去向着更好的自己努力,而不是一味的为他人而活。与此同时,我们也要以更自信的姿态去面对生活中的点点滴滴。有时候你会觉得讨好是一个贬义词,但其实只有自信的人才敢去讨好别人。

每个人的世界里没有容易二字,生活不易,请继续努力,在未来的路上,愿我们每个人步伐坚定且内心温柔。


讨好并不等于情商高

它们之间并没有存在所谓的必然联系

有人活在过去,有人活在将来

被忽略的,总是今天

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能懂得珍惜当下

充满信心,为自己而活


真正能够欣赏到你的人

永远欣赏的是你骄傲的样子

而不是你故作谦卑和故作讨喜的样子

人的一生

最应该讨好的难道不是自己吗


你是否也曾因为谁而去极力讨好

卑微到尘埃里

来留言区集合,小编抱抱你



编辑 | 梁乐乐

审核 | 李   娟   

出品 | 河南师范大学党委学工部 学生处

往期精彩✎

: .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,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,轻点两下取消在看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